供應鏈管理:未來物流發展新方向!
時間:2024-01-07
點擊:107次
自2016年以來,我國供應鏈行業正式進入高速發展期。一方面中國企業對于高效率的供應鏈管理需求在不斷提升,另一方面第三方物流的迅速發展也為供應鏈行業帶來極大的助力。
與此同時,政府對供應鏈行業給予了極高的重視并頒布了相關的有利政策。根據前瞻研究院預測,未來五年我國物流及供應鏈服務市場價值復合增長率將保持在10%左右,到2020年,我國物流及供應鏈服務市場價值將達32萬億元。
01 我國供應鏈管理行業市場現狀
供應鏈管理一般指在維持一定的客戶服務水平的情況下,為了將整個供應鏈系統的成本優化到最佳而把供應商、倉庫管理、配送中心和渠道等高效地結合在一起,對產品進行制造、轉運、分銷最終銷售的物流網絡。高效率的供應鏈管理可以幫助企業實現四項目標:縮短現金周轉時間;有效降低企業面臨的潛在風險;實現盈利的快速增長;提供更精準的可預測收入。
總而言之,供應鏈管理通過更高效且覆蓋面更廣的信息化促進產業鏈上下游的溝通,解決信息不對稱等問題,同時產生規模化效應,從而極大程度的降低成本。
02 供應鏈管理行業市場規模
供應鏈管理行業的發展主要取決于兩個因素:一是社會貿易總規模;二是企業供應鏈管理外包的比例。
從這個角度來看,供應鏈管理行業未來的市場前景具有極大的上升空間。
現階段電子信息行業供應鏈管理的外包已比較成熟,包括醫療器械、快速消費品、食品及酒類等行業也逐步提升供應鏈管理外包的比例以提升整體運行效率,因此為供應鏈管理的發展提供了更好的機會。
相較于發達國家,我國現代物流及供應鏈管理行業仍處于初級發展階段,行業供應商的功能較為有限,增值服務還不夠全面。
目前,物流及供應鏈外包服務商的主營收入來源主要為基礎性服務,如運輸管理和倉庫管理等,增值服務如供應鏈整合服務、供應鏈金融服務以及供應鏈平臺建設等服務收入占比較小,因此現階段供應鏈管理行業的利潤普遍較低。
而從行業的維度來看,電子信息行業的激烈競爭帶來了技術的快速迭代,同時用戶需求和偏好轉移的不確定性很大,所以電子信息行業目前是國內供應鏈管理行業發展最為迅速的領域,尤其是在智能手機領域,需要供應鏈能夠做到快速響應、高效、低成本運營。
傳統的內部供應鏈管理模式已經很難滿足這樣的要求,因此這類行業成為目前對國內供應鏈管理需求最大的行業。此外,隨著產業升級,醫療器械、快速消費品等行業對高效率的供應鏈的需求也在不斷上升。
03 供應鏈管理行業的趨勢分析
經過20余年的發展,新型的供應鏈企業正不斷展露出來。未來,供應鏈將會圍繞這幾個方向進行更進一步的改革:
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務
相較于發達國家,我國的供應鏈企業增值服務較少,利潤率也極低。未來,供應鏈企業將以客戶需求為中心,通過資源整合,為客戶提供物超所值的供應鏈服務如供應鏈整合服務、供應鏈金融服務以及供應鏈平臺建設,幫助客戶帶來更多價值增值,提高市場競爭力,同時也可以為供應鏈企業帶來更多的利潤。
與大數據展開更為深入的合作
過去數十年,大部分中國供應鏈及物流企業對于大數據沒有給予足夠高的重視,實際上這些數據背后蘊藏著很多有價值的信息,不僅是針對物流運營管理的層面,而且通過大數據可以挖掘客戶潛在的需求。
未來,供應鏈應該和大數據進行聯動,c2b模式的驅動更需以精準的數據作為基礎。
大力布局三四線城市、農村的供應鏈網絡
三四線城市及農村市場已經開始被更多的行業所關注,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觸及這個近10億的廣大消費人群。對于供應鏈企業來說,如何在這個市場展開供應鏈布局將會是未來發展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