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物流供應鏈的改進
時間:2024-01-08
點擊:110次
基于我國食品行業面臨的新環境,要解決與食品物流密切相關的食品多樣快捷化要求、食品安全控制、食品規模效益等問題,就要求引進先進的物流供應鏈管理思想,將生產鏈的上下源頭有機結合起來,使供應商,生產企業和消費者形成新興的"雙贏"關系。對于建立我國食品企業物流的先進體系以提高企業競爭力,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產品:一、由財務部門對各類產品進行產品利潤貢獻值分析。二、將那些利潤貢獻為零甚至為負數的品種砍掉,發展高利潤產品,將資源優先供應高利潤產品。三、不同產品的利潤率不同,配送的最小批量不同,配送批量的制定應該按照價值密度定為權重,不能單純地按照重量和體積制定,否則容易造成高值產品的銷售損失。
2.渠道:在集團分銷策略的推進過程中,首先對目前客戶進行abc價值分類,重點培養a類客戶價值,通過市場信息共享、貨源優先供應、配送深度支持,加強溝通和感情聯系,達到增強關鍵價值鏈之規模和凝聚力的目的,抵抗市場擴張中的競爭風險。對于一些小客戶可以讓其掛靠到大經銷商下面,食品企業本身不直接提供服務。
3.網絡:供應網絡的布局不合理,成為決定物流成本結構和客戶服務水平的本質原因,所以建議對目前的銷售網絡和供應網絡進行能力和經濟性評估,解決銷售網絡供應的合理化問題。
4.配送:一配送批量和配送半徑的由銷售部門、產品事業部決定,并由其對成本負責。二核算物流成本與銷售效益的收支平衡點,指導業務部門進行配送決策。
此外,食品企業可以將物流業務外包給第三方物流公司(3pl),自身專注于對核心競爭力的打造,讓3pl的規模效益降低自己的物流成本。目前國內的許多3pl公司都提供了物流一體化服務,從包裝,運輸到分揀,配送,甚至與顧客進行ftf(face-to-face)交貨,為食品企業打造全方位的物流體系和增值服務。
同時,食品企業還應該有選擇的引進先進的物流硬件設備和物流管理軟件。在依賴于物流外包的同時,提高自己的硬件設備和人員管理水平,實施配送、流通、加工一體化,用現代物流技術推進食品物流合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