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試水“互聯網+“ 優化倉儲物流體系
時間:2024-03-15
點擊:117次
建設良性發展的倉儲物流體系,優化目前倉儲物流體系和傳統行業對接存在的問題。“互聯網+”就是“互聯網+各個傳統行業”,但這并不是簡單的兩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術以及互聯網平臺,讓互聯網與傳統行業進行深度融合,創造新的發展生態。
28日,小編從市中小企業局獲悉,去年東莞規模以上家具制造業企業中,虧損面近兩成,如何轉型突圍成為業界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記者從市家具行業協會獲悉,目前不少企業都在積極探索“互聯網+”,同時希望政府大力改善現有物流體系。
近日,市中小企業局發布了《東莞市家具產業調查研究報告》,去年東莞規模以上家具制造業企業單位數達256家,數量比2013年同比下降5.19%。企業陷入內銷訂單驟降、虧損面擴大、產出與銷售增長停滯等困境,其中,虧損企業數為50家,虧損面達19.5%,同比升高了6.9%。此外,調研組深入到大嶺山、厚街、企石等地調研發現,多數以內銷為主的東莞家具企業訂單下滑幅度達10%至30%。
廣東羅瑪家居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長羅健輝曾從事工程、家具出口近十年,他對外部環境和家具行業突圍有著自己的想法,那就是把“互聯網+”、文化產業和家具產業結合起來。
把這樣的“互聯網+”引入到家具產業,最顯著的優勢是什么呢?羅健輝說,一是打破了庫存的“緊箍咒”,極大地降低了庫存積壓;二是項目采用股權眾籌模式進行復制擴張,每個店鋪拿出40%股份進行眾籌,吸引大約20-40個股東,既盤活資金,解決了資金擴張缺口,又有助品牌的傳播。
“東莞的家具企業看重生產和研發,認為互聯網走的是低價優惠,與自己企業的定位不相符,所以一直以來做‘互聯網+’的很少。”東莞家具行業協會會長陳建京說,但隨著經濟環境的影響,目前整個東莞家具行業都在探索如何搭上“互聯網+”。
“互聯網+“代表一種新的社會形態,即充分發揮互聯網在社會資源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將互聯網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經濟、社會各領域之中,提升全社會的創新力和生產力,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實現工具的經濟發展新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