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物流與供應鏈的區別和聯系
時間:2024-03-16
點擊:249次
隨著近十年物流的發展,“供應鏈”一詞也逐漸出現在各大企業家視野之中,甚至有專業人士稱“市場上只有供應鏈而沒有企業”,“真正的競爭不是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而是供應鏈和供應鏈之間的競爭”。但是對于一些“小白”而言,物流和供應鏈傻傻分不清楚。本文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物流與供應鏈的區別和聯系。
一、物流的定義
物流的概念最早是在美國形成的,起源于20世紀30年代,原意為“實物分配”或“貨物配送”。1963年被引入日本,日文意思是“物的流通”。20世紀70年代后,日本的“物流”一詞逐漸取代了“物的流通”。中國的“物流”一詞是從日文資料引進來的外來詞,源于日文資料中對logistics一詞的翻譯“物流”。中國的物流術語標準將物流定義為:物流是物品從供應地向接收地的實體流動過程中,根據實際需要,將運輸、儲存、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信息處理等功能有機結合起來實現用戶要求的過程。
二、供應鏈的定義
供應鏈是指圍繞核心企業,從配套零件開始,制成中間產品以及最終產品,最后由銷售網絡把產品送到消費者手中的、將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直到最終用戶連成一個整體的功能網鏈結構。供應鏈管理的經營理念是從消費者的角度,通過企業間的協作,謀求供應鏈整體最佳化。成功的供應鏈管理能夠協調并整合供應鏈中所有的活動,最終成為無縫連接的一體化過程。供應鏈的概念是從擴大生產概念發展來的,它將企業的生產活動進行了前伸和后延。我們可以把供應鏈描繪成一棵枝葉茂盛的大樹:生產企業構成樹根;獨家代理商則是主干;分銷商是樹枝和樹梢;滿樹的綠葉紅花是最終用戶;在根與主干、枝與干的一個個結點,蘊藏著一次次的流通,遍體相通的脈絡便是信息管理系統。
三、物流與供應鏈的區別和聯系
物流與供應鏈是兩個不同的范疇。目前國際上對于供應鏈的理解基本上有三種觀點:供應鏈概念是物流概念的擴展;物流與供應鏈是一回事;相關企業業務、資源的集成與一體化。
我們認為,以上觀點都在一定方面反映了人們對供應鏈的認識,而且從特定角度看都有道理。但是,我們更傾向于認為,供應鏈與物流不同,供應鏈也不僅僅只是對物流概念進行擴展,供應鏈與企業的業務集成息息相關,因此,我們更傾向于第三種觀點。
供應鏈管理實際上應該包括供應鏈組織內部各功能部門之間的集成和在供應鏈上下游組織之間的集成,集成的內容包括商流、物流、信息流等,集成的對象有資源、組織、業務、流程等,因而供應鏈的概念比物流的概念更加廣泛。
以上就是關于“物流與供應鏈的區別和聯系”的相關解答,希望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