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物料管理?弄懂“物料管理”看這一篇就夠了!
時間:2024-03-19
點擊:114次
“物料”包羅萬象,客觀存在,但那只是其表現形式,其實物料就是錢,物化了的錢,而倉庫就是放錢的口袋。錢放在家里不能增值,錢要通過使用或投資流動起來,才能產生價值。同樣,物料快速地流動起來才能創造效益。物料能否快速流動,物料管理的作用至關重要。那么,什么是物料管理?物料管理的目的和意義又是什么呢?
一、物料管理的涵義
所謂物料管理,是指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所需各種物料的采購、驗收、供應、保管、發放、合理使用、節約和綜合利用等一系列計劃、組織、控制等管理活動的總稱。能協調企業內部各職能部門之間的關系,從企業整體角度控制物料“流”,做到供應好、周轉快、消耗低、費用省、取得好的經濟效益,以保證企業生產順利進行。主要包括四項基本活動:(1)預測物料用量,編制物料供應計劃。(2)組織貨源,采購或調劑物料。(3)物料的驗收、儲備、領用和配送。(4)物料的統計、核算和盤點。
二、物料管理的目的
1、物料規格標準化,減少物料種類,有效管理物料規格的新增與變更。
2、適時供應生產所需之物料,避免停工待料。
3、適當管制采購價格,降低物料成本。
4、確保來料品質良好,并適當的管制供貨商。
5、有效率的收發物料,提高工作人員之效率,避免呆料、廢料之產生。
6、掌握物料適當的存量,減少資金的積壓。
7、可考核物料管理之績效。
8、倉儲空間充分的利用。
三、物料管理的意義
據統計,在產品的整個生產銷售過程中,物料僅有不到10%的時間用于加工和制造,其余90%的時間都用于儲存、裝卸、等待加工和運輸。目前,直接勞動成本所占比例不到總成本的10%,并且這一比例還在隨著生產自動化程度的提高而不斷下降,而儲存、運輸支付的費用卻占到生產成本的40%。因此,加強和搞好物料管理,對于最佳利用物料資源,保證生產順利進行,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具有重要的意義。
物料控制的首要意義在于降低企業的物料成本,確保企業獲得比較豐厚的利潤。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一個生產新產品的企業剛開始可能獲取很高的利潤,但隨著競爭對手的增多,產品的市場價格必然跌。在其他條件保持不變的情況下,企業要出保持甚至增多利潤,必須降低成本。而按照物料控制理論降低物料成本對于企業來說是一條既簡單又可行的方法。
以上就是關于“物料管理”的相關解答,希望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