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網絡營銷現狀怎么樣(國外網絡營銷研究)
時間:2024-04-06
點擊:190次
國外網絡營銷研究和實踐起步較早,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國外在網絡營銷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網絡品牌、客戶關系管理、網絡營銷戰略以及網絡營銷基本原理等方面國外網絡營銷,并形成了一些系統的理論成果。
1960年,杰羅姆•麥卡錫提出了著名的4p組合:產品、價格、渠道、促銷;1990年,勞特朋提出4c理論,即顧客需求的滿足顧客、愿意支付的成本、顧客的溝通、顧客購買的便利性;2001年,唐•e•舒爾茨,又提出了4r 理論,即關系、節省、關聯和報酬;20世紀90年代以來,營銷學理論與方法又有了新的發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概念是“網絡營銷”。網絡營銷是伴隨著互聯網和電子商務的發展而出現的新的營銷概念。
2001年,美國學者沃德•漢森在在其《網絡營銷原理》中首次系統地介紹了因特網給營銷帶來的深刻變革,揭示了了網絡營銷的基本原理,闡述了網絡營銷的框架以及網絡營銷的具體實施策略。
2002年,艾露•斯庫佩在他的《網絡營銷學》一書中向讀者介紹了在網絡環境下進行營銷活動的相關理論知識及技巧,從而幫助讀者開展有效的網絡營銷作業。
2005年,robert fisher在其著的《網絡營銷》一書中定義網絡營銷為“通過在線活動建立和維護客戶關系, 以協調滿足公司與客戶之交換概念、產品和服務的目標。
英國作者戴夫•查菲等在2004年出版了《網絡營銷:戰略實施與實踐》國外網絡營銷,該書介紹了因特網對現有的營銷模式的影響程度;是否有新的模型和戰略可以用于開發這種新的媒介;營銷實踐者需要掌握的網絡管理技能,以及迅速變化的市場特征和網絡營銷實踐中的相關理論知識。
在國內網絡營銷實踐活動發展的推動下,很多的專家學者從我國企業的網絡營銷實踐出發并學習和借鑒國外研究成果,就網絡營銷的含義、網絡營銷傳播、網絡用戶的特點、網絡營銷的方法、策略、技巧等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黃敏學于2000年出版了《網絡營銷》一書,該書最大的特點就是中國化,系統地探討了有關本土企業的一些案例,而不是對國外案例的重述,運用傳統營銷理論框架對網絡營銷進行了較全面系統地研究,對傳統市場營銷理論和營銷策略賦予新的內涵,并對網絡營銷給出了新的界定,認為它是在網絡虛擬市場上,用新策略和新方式實現營銷目標。
翁建軍在2002年出版了《網絡營銷》一書,該書結合國內外企業網絡營銷成功案例,由淺入深,全面系統地介紹了網絡營銷的概念、網絡營銷環境、網絡營銷對象、網絡營銷策略、網絡商務信息的收集和整理、網絡營銷渠道、網上商務站點的建設與推廣,網絡營銷顧客服務等內容,多成面反映了網絡營銷的實施效果。
2006年,彭純憲在其著作的《網絡營銷的概念》中定義網絡營銷“是以互聯網絡為媒體,以新的方式、方法和理念實施營銷活動,更有效地促成個人和組織交易活動實現的新型營銷模式,它是企業整體營銷戰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要點認為網絡營銷是手段不是目的;網絡營銷不僅是網上銷售;不單是一種網絡技術;不等于電子商務。
同年董曉薇、雷培莉在《企業研究》中指出c2c的發展現狀及問題:近幾年我國電子商務發展迅速,以淘寶網和易趣網為首的c2c電子商務行業競爭日益激烈。c2c前景雖好,然而市場仍未成熟,還僅處于摸索階段,多數企業仍處于虧損階段。因而進行企業網絡營銷策略的研究也有一定的經濟意義。
但是我們還得看到目前國內對于網絡營銷的系統研究還處于初級階段,理論基礎和內容框架都不完善,研究結果都是以教材的形式出現,主要針對理論教學,與實踐脫節,大量新的有價值的網絡營銷方法沒有得到及時的提煉和總結,另一方面,由于對網絡營銷理論研究的不足,我們有的網絡營銷理論很難對網絡營銷的普遍實踐給予有效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