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物流共同配送體系建設可以哪些措施為突破口?
時間:2024-04-15
點擊:75次
經濟發展帶動社會物流量的迅猛增長,在城市范圍內,企業、個人用戶對配送的強度和質量要求空前提高,在城市范圍內,單純的提高配送企業數量,建設配送設施和節點,必定會給城市交通帶來困擾,在這種情況下,發展城市物流共同配送,是提高配送效率、合理利用資源、發展配送行業的有效模式。但在城市區域內開展共同配送、建設共同配送體系是一個長期的工程,它需要政府和企業的共同努力。對于一個城市而言,加快城市配送業發展,推行城市物流共同配送,需要實行以下措施:
1.革新觀念,加強發展城市物流共同配送行業行會的作用和地位。觀念的變革是建設城市共同配送體系的前提條件。物流配送業在全國各個城市發展迅速,政府建立專門物流規劃管理機構,對物流配送業進行專項管理。但總體上來說,城市配送業的發展仍是受到一些體制和觀念上的制約。首先,城市物流發展管理混亂,條塊分割、部門分割、地區分割現象嚴重,地方格局、行業和部門壟斷使我國大多數城市的配送中心在發展中很難達到規模效益,與上下游企業缺少合作,物流成本居高不下,挫傷了許多連鎖企業的積極性,從而限制了城市共同配送的發展;其次,企業對共同配送熱情不夠,建立城市共同配送體系,勢必會在企業之間進行業務流程重建、信息資源共享,這樣就有一定的風險造成企業一些核心數據泄露,給企業造成一定隱患。
2.在供應鏈體系中建立新型伙伴合作關系。在供應鏈體系中實行共同配送,需要明確相互之間利益分配和責任分擔。發展城市物流共同配送是一種集約化的配送模式,在整個供應鏈系統中,上游企業、下游用戶和配送經營者之間不再是一種單純的競爭關系,在業務流程的構建中,配送方案設計者要充分考慮上下游企業的利益,才能保持共同配送的長期進行和合理運作,共同配送是一種以規模效益取勝的配送模式,其制勝點在于基于長期合作關系的企業之間的相互合作和信任,是一種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模式。在利益分配時,要做到公平、公開,才能保證整個體系的長期運行。
3.培養供應鏈中配送企業的主導地位。發展城市物流共同配送企業作為城市配送業的主體,在建立共同配送體系中起著重要作用。一些規模較小的連鎖企業,資金比較匱乏,很難建立自己的配送系統,其在主觀動因上存在采取共同配送的要求,由多個企業出資建設配送中心進行共同配送業務,將節約的物流成本轉化為利潤,進而形成穩定的銷售渠道和配送渠道,從而增強企業的競爭力。
4.發展硬件設施建設和電子商務物流。發展城市物流共同配送的發展依托先進的物流設施和設備,與電子商務系統密切相連。盡管共同配送相對與傳統的配送模式,在對配送節點的數量要求較小,對配送設施的利用率較高,但因為要同時滿足不同客戶的不同要求,要做到及時準確的服務水平,就對配送的硬件設施包括配送車輛、裝卸搬運設備、配送信息系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我國城市配送體系無論在物流設備還是電子商務化進程上都與發達國家有一定差距,所以,要滿足城市共同配送體系的發展,必須重視配送設施和電子商務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