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鏈物流的"痛"與"通"
時間:2023-07-15
點擊:73次
中國城鎮化率在過去十年間提高13%,預計2020年將達到60%,這預示每年將有約一千四百萬人口從農村遷移至城市生活,這將對飲食習慣、消費習慣帶來巨大的變化,同時也給冷鏈物流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契機。
但冷庫結構不合理、基礎設施分布失衡、人才儲備不足、規范標準、監控體系和追溯機制缺失、最先和最后一公里配送難、冷鏈商品腐損率高、冷鏈物流運營成本居高不下……這一系列問題導致中國冷鏈物流發展緩慢,成為當前冷鏈物流服務升級和創新變革亟待破除的障礙。
a
掘金市場資本爭先搶灘
伴隨中國經濟的不斷轉型及城市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國內消費升級加快,國民對優質健康食品的消費需求日益攀升,在傳統物流已無法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需求的背景下,冷鏈物流業發展迅猛,引領了供應鏈發展趨勢,冷鏈物流市場商機也逐漸顯露。
有數據顯示,2015我國冷鏈物流總額約為4萬億元左右,年增速達22%,未來五年(2017-2021)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23.10%,2021年冷鏈物流總額將達到12.5萬億元。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蔡進表示,我國的蔬菜、水果冷鏈流通率僅占10%,肉類冷鏈流通率僅占20%,海鮮、生鮮冷鏈流通率也只占30%。而在國外,特別是一些發達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