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增值稅改革出口退稅率做了哪些調整
時間:2024-05-22
點擊:80次
深化增值稅改革出口退稅率做了哪些調整
16%、10%兩檔增值稅稅率下調后,出口退稅率也做了相應調整,即原適用16%稅率且出口退稅率為16%的出口貨物勞務,出口退稅率調整為13%;原適用10%稅率且出口退稅率為10%的出口貨物、跨境應稅行為,出口退稅率調整為9%。除上述調整外,其他退稅率保持不變。
稅率調整后出口貨物的出口退稅率有調整嗎
財稅〔2018〕32號和33號,是對增值稅的大調整。面對這么“美好”的稅收政策,熱議不斷。可見,增值稅稅法改革是非常重要的、全民都十分關心的大事。這次調整,是為支持制造業、小微企業等實體經濟發展,持續為市場主體減負,其主要內容是,從2018年5月1日起:
一、將制造業等行業增值稅稅率從17%降至16%,將交通運輸、建筑、基礎電信服務等行業及農產品等貨物的增值稅稅率從11%降至10%,預計全年可減稅2400億元。
二、將工業企業和商業企業小規模納稅人的年銷售額標準由50萬元和80萬元上調至500萬元,并在一定期限內允許已登記為一般納稅人的企業轉登記為小規模納稅人,讓更多企業享受按較低征收率計稅的優惠。
這兩個1%的變化,預計全年可減稅2400億元。這對納稅人尤其是負稅人來說,是利好的消息。
對在實務中可能碰到的問題,我在這里提示一下,以供參考:
1. 這里沒提行業,也就是全部都改,原17%、11%稅率涉及的全行業都跟著變,改后仍保持三檔稅率不變 : 16%、10%和6%。
2. 2018年5月1日前已銷售但未開票的業務,再開票是按17%開呢還是按16%開呢?——這要取決于你是否已經拿到貨款或取得了銷售憑證,如果已收到款項,只是沒開發票,就應該按17%的稅率開發票;如果已經取得了銷售款憑證,也應按17%開發票;反之,就按16%的開。
3. 稅率變了,外面還欠了一大堆進項票,怎么辦?—— 趕緊追!要不回來就少抵扣了,少抵扣就多繳稅了。
4. 4月要把進項稅額全部認證完嗎?—— 最好能把收到的發票全部認證,后續就算能退,手續也比較繁鎖。
5. 從2018年5月1日起,不再區分貨物銷售、生產、提供勞務與應稅服務類別分別標準來判斷是否超過小規模納稅人應稅銷售額。各行各業執行一個標準,只要應征增值稅銷售額不超過500萬元的,均可選擇按小規模納稅人管理。
6. 為了公平起見,對于已由小規模納稅人轉為一般納稅人的企業,允許2018年底前再轉回小規模納稅人。(但這里有個問題要算好賬:由一般納稅人轉回至小規模納稅人時,需將未抵扣的進項稅額作轉出處理。所以如果留抵較大的公司,在2018年底前要不要轉回小規模納稅人要慎重考慮!)
對出口退稅率的調整,《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于調整增值稅稅率的通知》規定:
四、原適用17%稅率且出口退稅率為17%的出口貨物,出口退稅率調整至16%。原適用11%稅率且出口退稅率為11%的出口貨物、跨境應稅行為,出口退稅率調整至10%。
五、外貿企業2018年7月31日前出口的第四條所涉貨物、銷售的第四條所涉跨境應稅行為,購進時已按調整前稅率征收增值稅的,執行調整前的出口退稅率;購進時已按調整后稅率征收增值稅的,執行調整后的出口退稅率。生產企業2018年7月31日前出口的第四條所涉貨物、銷售的第四條所涉跨境應稅行為,執行調整前的出口退稅率。
調整出口貨物退稅率的執行時間及出口貨物的時間,以出口貨物報關單上注明的出口日期為準,調整跨境應稅行為退稅率的執行時間及銷售跨境應稅行為的時間,以出口發票的開具日期為準。
六、本通知自2018年5月1日起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