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范快遞電動三輪車的安全隱患
時間:2024-07-14
點擊:153次
前段時間,一則狀告達達快遞員違反交通規則,反向行駛撞傷路人的新聞,引起了廣泛關注。近年來,隨著我國快遞業的發展,快遞專用電動三輪車業越來越多,而這些在馬路上飛速行駛、急速轉彎的快遞專用電動三輪車也已成為交通事故的隱患之一。
快遞專用電動三輪車一般可以開到每小時30到40公里,最快的可以開到每小時50公里,難以避免撞人、翻車的事故。此外,快遞專用電動三輪車經常裝載過多貨物,車身框架單薄,轉向制動簡單,載貨量卻過于沉重,一旦出現意外,不僅快遞員受傷,貨物傾覆還會殃及無辜路人。但按照國家郵政局頒布的《快遞專用電動三輪車技術要求》規定,快遞專用電動三輪車的行駛時速僅15公里。
另外,多數快遞員的駕車動作極不規范:單手扶把接打電話,低頭查看地址,前排坐兩個人等屢見不鮮。一些快遞員的守法意識淡漠,隨意闖燈、逆行、猛拐。這也是近年來多次出現快遞電動三輪車撞人事件的主因之一。
為了避免此類事件的再次發生,北京市政協委員于凱提出了《關于盡快“建標立法”加強快遞電動車管理》的提案,建議行業主管部門應對快遞企業投遞服務“最后1公里”的運行情況設立考評、制定處罰標準,建立快遞員安全駕駛檔案,與快遞員獎懲掛鉤。
事實上,國家郵政局已經審議通過《快遞專用電動三輪車技術要求》的行業標準,并從2014年9月1日開始正式實施。該標準對快遞專用電動三輪車的尺寸限值、裝載質量、最高車速、制動距離、機械性能等多項指標均有明確規定。但該標準并非強制性標準,此外,從生產備案到上牌運行等多個環節的政策目前尚不明 朗,致使目前多數快遞專用電動三輪車難以達到“國標”要求。
目前的《快遞服務》郵政行業標準中,沒有對快遞員安全操作提出要求。國家郵政局委托中國標準化研究院聯合中國郵政速遞物流股份有限公司、順豐速運(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宅急送快運有限公司共同起草的《快遞安全生產操作規范》強制性郵政行業標準還處在征求意見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