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為什么倉庫成為亞洲房地產市場新熱門?
時間:2023-12-31
點擊:110次
沒有迷人的水晶吊燈,也沒有豪華的高端家具,倉庫正成為全球房地產市場最炙手可熱的資產之一,在亞洲地區尤其如此。為什么?英國廣播公司(bbc)12日分析稱,伴隨線上購物的爆發式增長,亞洲地區的倉儲空間正在進一步減少,也讓物流地產成了“香餑餑”。
倉庫成為新熱門
近幾個月,全球供應鏈危機占據了各大媒體的新聞頭條。從工廠、卡車貨運到航運,供應鏈的各個環節均陷入瓶頸。
但你可能沒聽說過的是,全球各地的工業倉儲空間紛紛宣告接近滿負荷,倉庫的可用空間正降至創紀錄低位。
這在亞洲地區尤為明顯。一方面,全球供應鏈中的許多商品都是在亞洲制造和運輸。
另一方面,自疫情暴發以來,亞洲線上購物出現大規模增長。歐睿信息咨詢公司(euromonitor)數據顯示,疫情以來,全球線上購物規模增長43.5%,達到2.87萬億美元,其中近一半來自亞洲。
全球最大商業不動產服務公司世邦魏理仕的亨利·錢(henry chin)告訴bbc,亞洲目前倉儲可用空間只有3%,創歷史新低。隨著電子商務的需求不斷增加,供應鏈瓶頸仍將持續,企業都希望能持有最高的安全庫存。
世邦魏理仕最新調查報告顯示,超過四分之三在亞太地區使用倉庫的企業表示,它們渴望在未來三年內擴大倉儲規模,這表明對物流倉儲市場的需求將持續增長。東南亞新興市場泰國、越南、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等都是物流倉儲市場的增長目標。
房地產服務和投資管理公司仲量聯行的數據也顯示,物流地產近年來在亞太地區大受歡迎。2021年一季度,亞太地區的物流地產交易同比增長26%,占所有商業地產交易的23%,占比相比五年前已經翻了一番。
“每一個立方厘米都物盡其用”
在外界看來,新一代物流倉儲不僅意味著更大的空間,也意味著更高的效率。
這之中,新加坡最大在線百貨零售公司redmart正走在前列。一年前,redmart在疫情中做了個決定:搬到一個比原來大四倍的新倉庫。新倉庫高12米,面積相當于7個足球場。
每周,都有成千上萬個訂單流向這一倉庫。無論何時,倉庫中都有超過10萬件商品。貨物的快速流轉也意味著,這批貨物將在3天內全部消失,并被10萬件新商品取代。
大數據能夠讓公司隨時隨刻了解所需商品的品類和數量,自動化則讓倉庫的“每一個立方厘米都物盡其用”。bbc稱,redmart只需要額外雇用200名工人來運營新倉庫,這在疫情導致的人手短缺中極為關鍵。
redmart母公司lazada首席零售官理查德·拉迪(richard ruddy)說,在過去的12個月中,新加坡線上市場同比增長70%,新倉庫能夠很好地幫助他們滿足這一需求。
redmart的自動化倉庫并不是個例。對于新一代物流設施,人們正期望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效率和處理能力,零售商也在對增加冷藏冷凍存儲空間、建立多層倉庫、提升空間利用率等提出要求。
亨利·錢說,隨著需求增長,倉庫的自動化程度正越來越高,“最明顯的例子是在香港。由于工業用地有限,香港的倉庫甚至有20層高。在整個亞太地區,我們都能看到3至5層高的物流設施。”
仍將擴張
未來,物流倉儲市場是否將迎來進一步增長?
bbc稱,自動化倉庫不乏批評者。多年來,不少人都擔心人類會被機器所取代,占據越來越多空間的物流倉庫在他們眼中也不受歡迎。
然而,隨著線上消費規模的與日俱增,預計更多零售商將投資倉庫以滿足需求。
“疫情正在加快電子商務的增長步伐,改變消費者的購買習慣,進而塑造了未來的物流格局。”世邦魏理仕亞洲供應鏈咨詢主管特洛伊·肖特爾(troy shortell)說:“未來幾年,物流倉儲市場的擴張將以更接近終端客戶為特征。由于零售業已進入全渠道時代,更短的交付時間將變得越來越重要。”
勞瑞薩咨詢公司(lauressa advisory)合伙人尼古拉斯·斯皮羅(nicholas spiro)也認為,物流業可能仍將是亞洲房地產領域最安全的投資之一。他認為,支撐物流倉儲市場發展的許多因素將比疫情持續更長時間,物流地產的發展不僅對供應鏈管理產生深遠影響,也將加快現代倉儲物流設施的發展。
斯皮羅援引仲量聯行分析稱:“未來五年內,物流地產仍將是亞太機構房地產投資的核心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