艱難求生,快遞企業鏖戰東南亞
時間:2024-01-01
點擊:161次
東南亞地區的快遞戰事再次升級。
近期,疑似順豐針對東南亞出口業務的“戰狼計劃”流出,讓人們的目光再次投向了東南亞。隨著tiktok、阿里巴巴等頭部互聯網電商的布局,中國快遞企業進軍東南亞的步伐也在加速。
今年4月,圓通在菲律賓馬尼拉宣布開業起網。此前,圓通已成立了越南分公司,深入到越南境內;8月,順豐在泰國設立了kexi組織,以討論決策有關國際快遞業務的重大規劃等問題,由董事長兼ceo王衛親自督導;10月,順豐速運國際電商專遞宣布正式開通新馬泰服務;同期,中通國際東南亞管理中心與源秀(泰國)有限公司簽訂鮮花運輸戰略合作協議,利用中通國際東南亞管理中心已開通的中泰、中緬、中柬冷鏈物流合作運輸。
此外,菜鳥、京東物流也紛紛在東南亞建倉,開辟東南亞航空專線。今年以來,中國快遞企業在東南亞的布局再次加快節奏。但前有狼,后有虎,既要和中國快遞企業競爭,又想在國際快遞巨頭嘴里搶食,并不容易。
01
錨定東南亞
當國內快遞市場飽和,“放眼國外”成為快遞物流企業打開新增長空間的必然選擇之一。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快遞企業市場競爭分析及企業競爭策略研究報告》顯示,2015-2016年快遞市場不斷涌現出新進入者,導致市場集中度下降;2017年由于市場增速大幅放緩,行業發展進入整合期,價格戰競爭激烈,部分中小企業逐漸被淘汰,導致市場集中度逐漸提高,到2019年快遞行業cr8高達82.5%;2020年開始,極兔、眾郵、豐網等新玩家入局,促進快遞行業集中度指數cr8進一步下降。
目前,快遞行業cr8企業包括順豐、申通、圓通、韻達、中通、百世、京東、郵政。在行業馬太效應之下,龍頭企業的市場份額變得更加穩定,行業正在加速向寡頭轉變。
國內快遞市場格局趨于穩定,市場份額基本瓜分完畢,如何打開新的市場增長空間?
快遞物流專家趙小敏表示,“國內快遞市場已經開始飽和,存量市場競爭,價格戰慘烈。因此,對于物流企業來說,出海是不錯的選擇。對于上市物流企業,規避競爭的同時,可以更好的給股民講故事。這在戰略里屬于開辟新市場空間的藍海戰略?!?
東南亞儼然成為快遞企業出海的重要戰場。
開拓東南亞市場,各快遞企業可謂不遺余力??爝f企業布局東南亞,可追溯到2010年,順豐設立新加坡營業網點。2017年-2019年,是快遞企業布局又快又多的時期。
2018年圓通開通了首條東南亞航線,并與云南國際班列共同開發中國老撾鐵路貨運市場;2019年,順豐斥巨資400萬美元參與緬甸物流公司kospa
limited的戰略投資,隨后又收購了東南亞本土頭部快遞公司嘉里物流;百世集團則把國際化列為五大戰略之一,將東南亞市場作為戰略重心。
為什么快遞企業紛紛把東南亞作為出海的“第一站”?
從地理位置和文化環境上來說,相比較歐美擁有百年的物流發展史以及美國郵政、ups等成熟的物流企業,整個東南亞還沒有形成成熟完善的物流體系。
從產業上來說,近年來,相較于歐美,東南亞電商處于高速發展期。據浙江省電子商務促進會發布《東南亞跨境電商發展研究報告》顯示,在過去5年,東南亞一直是全球電子商務增長最快的地區之一。相較于中國(24.9%)和英國(19.3%)等成熟電商市場,東南亞電商市場潛力巨大,存在8-10倍的提升空間。
尤其是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國內制造業遷移東南亞以及人口紅利釋放等因素,給中國快遞企業出海帶來發展機遇。
正如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對鈦媒體app表示的一樣,“當前整個東南亞政局相對穩定,經濟增長較快,年輕人口眾多。所以,快遞業在東南亞發展的背景基礎已經打好。而且東南亞華人較多,溝通成本較低,中國企業發展勢頭良好。伴隨著多個關貿協定的制定與成熟,中國與東南亞的跨境交流有著巨大的發展和成長空間?!?
當下的東南亞,是中國快遞企業開拓新市場空間、增厚血液的最好沃土。
02
燒錢打價格戰
東南亞快遞市場崛起,競爭日趨激烈。中國快遞企業在東南亞不僅面臨著嚴重行業“內卷”,更為嚴峻的是東南亞本土企業與外資外企間的力量博弈。
以東南亞地區發展較快的泰國為例。泰國物流市場的競爭非常激烈,既有泰國郵政和kerry等老牌玩家,也有j&t、百世快遞等諸多海外新玩家。
當前,價格戰的戰火已經席卷泰國快遞市場。據了解,嘉里快運(泰國)重500克的密封袋“a”(尺寸為32 厘米 x 23
厘米)的發貨價已經從19泰銖降至15泰銖。百世泰國500克以下包裹的起始運費同樣已經低至15泰銖。flash
express也推出優惠活動——交付重量不超過1公斤、總尺寸在40厘米以內的包裹享受10%的折扣。極兔則是以長期霸屏泰國地鐵站和電視媒體的廣告,傳達極兔“1-3公斤之內9.9泰銖包郵”的優惠力度。
除了價格戰,服務效率也已經在泰國境內卷起來。相較于之前快遞收發需要5-6天的時間,且用戶還需排隊2-3個小時才能發貨的情況,目前,泰國大部分物流公司都能做到次日達,平均物流時效僅有2-3天。且據flash
express的報價,平均單價已經從傳統的16元/單壓低至9元/單。而flash express主要對標的企業便是順豐。
低價成本策略,讓泰國快遞市場的競爭白熱化,同時也引發了泰國本土快遞企業與海外企業的戰爭。
近期,作為泰國國有郵政服務公司,泰國郵政呼吁,應適當規范該國的快遞業務,以防止掠奪性定價并確保運營商的服務質量。據了解,泰國郵政因外國快遞運營商通過低價(低于成本價)競爭來提高市場份額感受到市場壓力。泰國郵政也嘗試通過重組、延長營業時間,提高服務效率等手段提高競爭力。
在泰國郵政之前,泰國本土的物流運輸相關協會早已提出干預外商投入,并向泰國本土物流企業提供更多優惠貸款,敦促主管機關嚴密監督公平競爭規則等相關建議。在其看來,快遞服務多歸外國企業所把持。而這些外國企業如kerry、flash
express、中通快遞及百世快遞等擁有大量現金和技術,擁有控制多數快遞市場的力量。在這種情況下,商品或服務的價格有可能被大企業壓低。
無獨有偶,泰國境內打響的價格戰在東南亞其他國家也上演過。據墨騰創投《印尼電商報告》顯示,在“最后一公里配送”上,2020年印尼物流經歷了最為慘烈的價格戰。主要玩家都將錢燒在雅加達為主的都會區,平均物流價格僅0.4美元/公斤。
但在價格戰之下,中國快遞企業在東南亞地區收獲的利潤并不如預期。據嘉里物流中報數據顯示,由于泰國keth業務在2021年下半年及2022年上半年陷入價格戰,導致嘉里物流電子商貿和快遞業務部分下跌,虧損達3.93億港元。
除此外,國際快遞巨頭dhl、ups、fedex也已經陸續在東南亞開展業務,中國快遞企業面臨的挑戰更加嚴峻。
“東南亞本土快遞快速崛起,競爭非常激烈。這種激烈的背后都有很多中國企業的影子。競爭者們共同推動整個市場的發展。”江瀚對鈦媒體app表示。
相較于其他企業,我國快遞企業在東南亞目前還處于拓展市場階段,薄利經營甚至以利潤換規模。在本土企業,歐美物流巨頭和市場價格戰的夾擊下,中國快遞企業利潤微薄、艱難求生,卻依然鏖戰在東南亞快遞市場前端。
“目前,東南亞市場是中國快遞企業國際化的重點,還處于初級競爭階段;產品結構、價格體系、網絡覆蓋都有很大的空間;中長期來說,東南亞市場或整個東盟將可能是接下來增長最快的區域;普遍看好該區域的經濟增長、人口結構、產業布局、電商發展;結合國際形勢變化和經濟環境,當下是爭奪市場的關鍵時刻?!笨爝f物流專家趙小敏對鈦媒體app表示。
03
豪賭未來
新冠疫情造成東南亞相關物流業務萎縮的同時,但也改變了東南亞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帶動了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
根據谷歌、淡馬錫等聯合報告顯示,東南亞的電商正處于高速發展期。2020年東南亞日均電商訂單數超過500萬,電商活躍用戶增長至1.5億人,電商市場規模達740億美元;2021年東南亞電商市場規模超1200億美元,同比增長62%。預計到2025年,當地電商經濟規模將突破2300億美元,實現翻倍式增長。
但從滲透率來看,目前東南亞(除新加坡)零售電商滲透率還處于低位,均低于5%。其中最大電商市場印尼的滲透率相對較高,達到4.26%。
這也意味著更多的市場機會。需求推動電商快遞物流市場規模迅速增長。據行業報告數據顯示,2020年東南亞電商包裹量總計60億件,平均日單量約達1640萬單。到2023年,東南亞最大經濟體印尼的物流市場整體規??蛇_749億美元,包括電商物流在內的印尼快遞包裹市場規模也將達到55億美元。2025年東南亞第三方物流市場規模整體將達到557億美元。
面對這塊巨大的蛋糕,中通、順豐、圓通等幾乎所有的中國快遞企業都聞風而動,dhl、ups、fedex等國際快遞巨頭也不甘落后,本土的極兔(j&t)、flash
express等企業則一直鞏固和擴大市場。
但東南亞的物流體系一直是東南亞電商從業者難以言說的痛。物流基礎設施相對落后、大量依賴人、整體物流效率偏低,貨到付款方式占比高、地形惡劣等問題阻礙東南亞快遞物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