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可循環快遞包裝規模化發展新模式
時間:2024-01-26
點擊:167次
來源:物流技術與應用
文:林振強
隨著國家“雙碳”戰略不斷深化,快遞的綠色化加快發展,尤其是在相關政策的推動下,可循環快遞包裝規模化發展的新模式正在形成。
過去的一年,中國快遞再創佳績——2021年快遞業務量突破1000億件,連續8年穩居世界第一;8家快遞企業成功上市,形成3家年業務量超100億件、收入規模超1000億元的品牌快遞集團。此外,在快遞包裝減量化、可循環方面,我國也在加快推進。根據統計,2021年我國可循環快遞箱(盒)投放量達630萬個,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率達80.5%,新增3.6萬個包裝廢棄物回收裝置的網點。
一、政策扶持與引導
作為快遞包裝綠色治理中的重要一環,快遞包裝的循環應用是必然選擇,長期以來卻受限于政策、成本、產品等多方面因素難以得到推廣普及。
快遞包裝的循環應用涉及主體眾多,例如快遞企業、電商企業、個人用戶、包裝生產和銷售企業,以及社區物業、垃圾處理機構等等,其中上游電商經營者的包裹占快遞業務量70%以上,成為快遞包裝治理的關鍵。然而,盡管郵政管理部門對快遞企業的監管規范持續強化,但對于其他主體缺少有效管理手段,使得推行效果受到限制。因此,相關法律法規以及標準體系亟待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