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是什么?未來物聯網廣泛應用社會生活中方方面面
時間:2024-04-09
點擊:95次
物聯網起源于傳媒領域,是信息科學技術第三次革命。物聯網 概念是在互聯網概念的基礎上,將其用戶端延伸和擴展到任何物品與物品之間,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的一種網絡概念。
“物聯網”一詞普遍認為是1999年國外一教授提出來的。而在中國,最早是1999年由中科院提出,叫物感網。但是,今天我們所說的物聯網具有中國特色,覆蓋范圍與時俱進,已經貼上了“中國式”的標簽。
中國式的物聯網最簡潔明了的定義,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是一個基于互聯網、傳統電信網等信息承載體,讓所有能夠被獨立尋址的普通物理對象實現互聯互通的網絡。它具有普通對象設備化、自治終端互聯化和普適服務智能化3個重要特征。
目前全球的物聯網實踐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第一個實踐方向被稱作智慧塵埃,主張實現各類傳感器設備的互聯互通,形成智能化功能的網絡;第二個實踐方向即是廣為人知的基于rfid技術的物流網,該方向主張通過物品物件的標識,強化物流及物流信息的管理,同時通過信息整合,形成智能信息挖掘;第三個實踐方向被稱作數據泛在聚合意義上的物聯網,認為互聯網造就了龐大的數據海洋,應通過對其中每個數據進行屬性的精確標識,全面實現數據的資源化,這既是互聯網深入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物聯網的使命所在。
物聯網經過長達十幾年的快速發展,經過科學技術的不斷更新發展,物聯網已經融入了日常的生產生活之中。智能家居、智慧交通、智能醫療、智能電網、智能物流、智能農業、智能電力、智能安防、智慧城市、智能汽車、智能建筑、智能水務、商業智能、智能工業、平安城市15個方面已經實現了與物聯網之間的初步協同。
根據相關的數據統計,未來到2045年,在2045年,最保守的預測認為將會有超過1千億的設備連接在互聯網上。
這些設備包括了移動設備、可穿戴設備、家用電器、醫療設備、工業探測器、監控攝像頭、汽車,以及服裝等,比如我們常見的智能手環、智能冰箱、智能音箱、智能停車,已經應用到很多生活場景,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
未來,它們所創造并分享的數據將會給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一場新的信息革命。人們將可以利用來自物聯網的信息加深對世界以及自己生活的了解,并且做出更加合適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