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azon今年太難了,listing下架、店鋪被封、被重罰
時間:2024-05-08
點擊:76次
近幾年,跨境電商行業給人一種風雨飄搖的感覺,跨境“合規”二字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跨境電商人的視野中,去年亞馬遜大型封號潮,據說給中國跨境電商行業帶來的損失超過1000億美金,再加上今年各種刷單公司被起訴,還有商品侵權等事件,弄得跨境電商賣家們誠惶誠恐。
除了店鋪本身一些問題之外,據了解,賣家們的銀行卡被鎖也是常見現象之一,稅務風險暴雷事件就更不必說了,在全球電商貿易趨于合規的大環境下,中國賣家做出海生意總是會頻繁踩坑,從當初的粗暴賣貨模式轉變為合規經營,賣家好像一時還轉變不過來。
給大家分享幾個今年很多賣家遇到的典型案例。
案例1:合規意識不強
近日在賣家交流群里,就有一位賣家哭訴自己有個商品鏈接,在以前上架的時候隨便寫了個品牌,后來賣著賣著這個品牌就被別人注冊了,現在此鏈接處于不可售狀態,緊急求助:有什么辦法可以恢復銷售呀?
這就屬于典型的品牌合規意識不強的案例,品牌商標被搶注,在中國跨境賣家群體里面很常見,主要原因還是在于沒有知識產權合規認知,所以就沒有提前注冊的意識,被人搶注只能認栽。
案例2:為節約成本得不償失
一位大賣反饋說道,自己從深圳關口出去的40多條貨柜一直沒有被放出來,無疑被海關扣留了,此貨值幾百萬的商品被扣的原因就是此賣家想節省物流成本,就走了雙清包稅的灰色清關模式。
雙清包稅低申報一旦被查,不僅僅是貨物沒有了,還有可能面臨被罰款的風險,這塊出現問題的主要原因是中國賣家對稅務合規重視程度不夠。
案例3:店鋪細節之處不合規
對于做跨境電商的賣家而言,如果要論合規,很少有人能做到全部合規的,什么鏈接翻新、刷單、upc不合格等等原因,這些細節之處都有可能是一枚枚定時炸彈,讓你的店鋪面臨隨時被封的危險。
有位賣家這樣表示:一早到公司發現美國和歐洲店鋪, 一共十幾條listing,全部變狗,全部顯示:“詳情頁面已刪除 ”,沒有任何郵件,沒有任何業績通知,也沒有跟賣,評論直接變沒。
最后問了客服,得到的回復是:
“商品詳情頁面被刪除是因為使用的gtin(upc/ean)與商品信息不匹配/無效。請確定使用的是有效的gtin并且提供有效的資料證明,我們才能進一步為您處理。”
這就是典型的店鋪細節不合規案例之一,類似這樣的情況,在跨境圈幾乎每天都在上演。在跨境各大電商平臺趨于大合規的運營背景下,中國的跨境賣家需要做好哪些事情呢?
# 產品合規
2020年,是商標、專利、版權三大類侵權問題的高發期,目前已成為跨境圈子里的家常話題,海外企業企業知識產權侵權下架,知識產權流氓搶注敲詐已成常見現象。賣家能做的要先提升自己的知識儲備,若沒精力去學習,就要請教專業的人來幫助自己解決產品合規問題。
目前常見的產品不合規問題就是商標侵權、品牌連坐、版權侵權、專利侵權。一旦做好產品合規相關動作,便可防止他人攻擊,提升產品競爭力。
# 財稅合規
在跨境稅務這塊,更是一個超級復雜且重要的流程,想要降低被查稅的風險,能給到的建議是:選擇專業負責任的稅代——定期檢查稅金繳納情況——進行稅務合規申報——走正規物流清關渠道。
做好以上這些才能保證自己貨物整個流程的稅務合規。
為什么一定要做好海外合規呢?一方面能降低跨境電商企業所承擔的運營風險值,另一方面是現實告訴我們,只有重視出海合規運營才能走得更遠,飛得更高。
來源:跨境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