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方物流介紹
時間:2023-07-15
點擊:131次
根據實際物流承擔方的不同,以及相關社會組織在物流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同,我們可以將這些物流形式分別稱為不同方物流。例如,“第一方物流”、“第二方物流”、“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以及“第五方物流”等等。
一、第一方物流第一方物流(the first party logistics, 1pl)是指由物資提供者自己承擔向物資需求者送貨,以實現物資的空間位移的過程。傳統上,多數制造企業都自己配備有規模較大的運輸工具(如車輛、船舶等)和運輸自己產品所需要的倉庫等物流設施,來實現自己產品的空間位移。特別是當產品輸送量較大的情況下,企業比較愿意由自己來承擔物流的任務。但是,隨著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企業越來越注重從物流過程中追求“第三利潤”,由此企業感到,由制造商自己從事物流確實存在一系列問題。例如以下一些問題隨著第三方物流的興起顯得越來越突出:1)由于產品的市場需求在時間上是不平衡的,企業配置物流設施是根據需求旺季能力確定還是淡季?這往往成為企業頭疼的事;無論怎樣配置都可能造成物流能力的浪費或緊張。2)制造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在于它所制造的產品,而從事物流業卻非其核心競爭能力的業務,因此,從事物流業務的成本一般比專業物流企業要高。3)企業自己從事物流很難構造一個有效的物流網絡,因此幾乎難以達到jit的要求,特別是供需雙方在地理位置上相距較遠的情況下,企業無法實現有效的物流。4)隨著第三方物流的興起,并能提供日趨完善的物流服務,使得第一方物流原有的一些優勢淡然失色。
二、第二方物流第二方物流(the second party logistics, 2pl)是指由物資需求者自己解決所需物資的物流問題,以實現物資的空間位移。傳統上的一些較大規模的商業部門都備有自己的運輸工具和儲存商品的倉庫,以解決從供應站到商場的物流問題。但是,傳統的由第二方承擔的物流同樣存在著以下一些問題:1)自備運輸工具和倉庫已經使物資需求者(主要是商業部門)的經營成本過高,在微利的商業經營時代,這種成本的支出是商業企業難以承受的。2)由于商品的市場需求在時間上的不平衡,商業企業難以合理的配置物流設施的能力,無論怎樣配置都可能造成物流能力的浪費或緊張。3)商業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在于商品的銷售能力,而從事物流業卻非其核心競爭能力的業務,因此,從事物流業務的成本一般比專業物流企業要高。4)商業企業自己從事物流很難構造一個有效的物流網絡,因此幾乎難以達到及時供貨的要求。5)隨著第三方物流的興起,并能提供日趨完善的物流服務,使得第二方物流原有的一些優勢也逐漸失去。
三、第三方物流1、第三方物流的概念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以及對效率的追求,使得在組織之間的社會勞動分工日趨細化。企業為了提高自己的核心競爭能力,降低成本,增加企業發展的柔性,越來越愿意將自己的不熟悉的業務分包給其他社會組織承擔。正因為如此,一些條件較好的,原來從事與物流相關的運輸企業、倉儲企業、貨代企業開始拓展自己的傳統業務,進入物流系統,逐步成長為能夠提供部分或全部物流服務的企業。我們把這種服務稱之謂“第三方物流”(third party logistics, 3pl)。2、第三方物流服務的內容第三方物流是指由物資流動的提供方和需求方之外的第三方去完成物流服務的運作方式。第三方就是指提供物流交易雙方的部分或全部物流功能的外部服務提供者。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它是物流專業化的一種形式。第三方物流隨著物流業的發展而興起,是物流專業化分工的產物。物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必然會出現第三方物流,而且第三方物流對物流市場的占有率與物流產業的水平之間有著非常緊密的相關性。國外有一種觀點認為,獨立的第三方物流至少占到社會的50%時,物流產業才能形成。所以,第三方物流的發展程度反映和體現著一個國家物流業發展的整體水平。專業化、社會化的第三方物流的承擔者是物流企業。綜觀國內外物流業現狀,物流企業種類繁多。一般可以分為兩類。按照物流企業完成的物流業務范圍的大小和所承擔的物流功能,可將物流企業分為綜合性物流企業和功能性物流企業。功能性物流企業,也叫做單一物流企業,即它僅僅承擔和完成某一項或幾項物流功能,可將其進一步分為運輸企業、倉儲企業、流通加工企業等。綜合性物流企業則能夠完成和承擔多項甚至所有的物流功能。綜合性物流企業一般規模較大、資金雄厚、并且有著良好的物流服務信譽。物流自理企業就是平常人們所說的物流企業。在西方發達國家第三方物流的實踐中,有以下幾方面值得注意。第一,物流業務的范圍不斷擴大。商業機構和各大公司面對日趨激烈的競爭,不得不將主要精力放在核心業務上,將運輸、倉儲等相關業務環節交由更專業的物流企業進行操作,以求節約和高效;另一方面,物流企業為提高服務質量,也在不斷拓寬業務范圍,提供配套服務。第二,很多成功的物流企業根據與第一方和第二方的談判條款,分析比較自理的操作成本和代理費用后,靈活運用自理和代理兩種方式,提供客戶定制的物流服務,這里的物流代理是指借助于第四方物流的中介作用。第三,物流產業的發展潛力巨大,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隨著物流技術的不斷發展,第三方物流作為一個提高物資流通速度、節省倉儲費用和資金流動時間的有效方法,正在引起人們越來越多的重視。常見的第三方物流服務的內容如2-3所示。第三方物流服務的主要內容讓第三方物流經營者來承包其它企業的物流項目,對于企業而言,具有以下好處:1)可以集中精力處理其熟悉的核心業務;2)可以取回從前在物流活動中的固定資產的投入;3)從事第三方物流的公司能夠提供更多相關服務,如環保、搬運包裝物的多次利用等;4)可以節省費用;由于第三方物流公司處理的物流量大,有能力投資大型的物流設施,且保持較低的物流費用;5)增加自己核心業務的靈活性;6)第三方物流公司在從事物流業務中所擁有的經驗和責任;7)物流的服務質量因專業化分工而得到大大提高。3、第三方物流與物流一體化隨著市場競爭的不斷深化和加劇,企業建立競爭優勢的關鍵已由節約原材料的“第一利潤源泉”和提高勞動生產率的“第二利潤源泉”,轉向建立高效的物流系統的“第三利潤源泉”。 20世紀80年代,西方發達國家,如美國、法國和德國等就提出了一體化的現代理論,應用和指導其物流發展取得了明顯的效果,使它們的生產商、提供商和銷售商均獲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美國十幾年的經濟繁榮期既與該國重視物流一體化的理論研究與實踐、加強供應鏈管理、提高社會生產的物流效率和物流水平是分不開的。亞太物流聯盟主席指出,物流一體化就是利用物流管理,使產品在有效的供應鏈內迅速移動,使參與各方的企業都能獲益,使整個社會獲得明顯的經濟效益。所謂物流一體化,就是以物流系統為核心的由生產企業、經由物流企業、銷售企業,直至消費者的供應鏈的整合化和系統化(如圖2-9所示)。它是物流業發展的成熟的階段。物流業高度發達,物流系統完善,物流業成為社會生產鏈條的領導者和協調者,能夠為社會提供全方位的物流服務。物流一體化的發展可進一步分為三個層次:物流自身一體化、微觀物流一體化和宏觀物流一體化。物流自身一體化是指物流系統的觀念逐漸確立,運輸、倉儲和其他物流要素趨向完備,子系統協調運作,系統化發展。微觀物流一體化是指市場主體企業將物流提高到企業戰略作為紐帶的企業聯盟。宏觀物流一體化是指物流業發展到這樣的水平:物流業占到國家國民總產值的一定比例,處于社會經濟生活的主導地位,它使跨國公司從內部職能專業化和國際分工程度的提高中獲得規模經濟效益。物流一體化是物流產業的發展形式,它必須以第三方物流充分發育和完善為基礎。物流一體化的實質是一個物流管理的問題。既專業化物流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充分利用專業化物流設備、設施,發揮專業化物流運作的管理經驗,以求取得整體最優的效果。同時,物流一體化的趨勢為第三方物流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和巨大的市場需求。從物流業的發展看,第三方物流是在物流一體化的第一個層次上出現萌芽的,但是這時只是數量有限的功能性物流企業。第三方物流在物流一體化的第二個層次得到迅速發展。如專業化的功能性物流企業和綜合性物流企業的出現,并發展很快。這些企業發展到一定水平,物流一體化就進入了第三個層次。西方發達國家在發展第三方物流,實現物流一體化方面積累了較為豐富的經驗。德國、美國、日本等先進國家認為,實現物流一體化,發展第三方物流,關鍵是具備一支優秀的物流管理隊伍。要求管理者必須具備較高的經濟學和物流學專業知識和技能,精通物流供應鏈中的每一門學科,整體規劃水平和現代管理能力都很強。第三方面物流和物流一體化的理論為中國的國有大中型企業帶來一次難得的發展機遇和契機。即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第三方物流運作模式;降低生產成本,提高效益,加強競爭力。 圖2-9 物流一體化美國的聯邦快遞和日本的佐川急便是國際著名的專門從事第三方物流的企業,1995年這兩家公司的營業額分別為125億美元和57億美元。國內專業化的物流企業主要是一些原來的國家大型倉儲運輸企業和中外合資、獨資企業,如中國儲運公司、中外運公司、大通、敦豪、天地快運、ems、寶隆洋行等。近年來,各公司的營業額均在1億元以上,營業范圍涉及全國配送、國際物流服務、多式聯運和郵件快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