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業務成為物流企業的新戰場
時間:2023-12-30
點擊:104次
順豐速遞的成立標志著速遞領域又一個強有力的競爭對手。目前,快遞市場的大蛋糕令人垂涎。除順豐“三通一達”外,白石等民營快遞龍頭企業也參加了此次活動,而在德邦、能源、優素等老零擔快線,他們也充分發揮了“圍剿”的力量。
新快報記者從官網了解到,快運是一個子品牌,更專注于解決客戶工廠倉庫、倉庫、倉庫商店、電子商務和日常生活包裹等具體物流業務場景問題。也就是說,順豐速遞是專門為大型快遞服務的另一種物流模式。
與其他也推出大包裹快遞服務的快遞公司相比,順豐快遞的業務更接近德邦快遞。記者了解到,順豐速運主要覆蓋20公斤及以上的貨物服務工作,產品類型分為四大類:大件包裹、小件零擔、大件零擔和特殊大件運輸。順豐速運的重貨產品與德邦的相關業務相吻合。德邦大票直運產品公斤對應500公斤以上的大票貨物,順豐也將500公斤以上的貨物歸類為大票零擔領域。不過,順豐的產品結構更為詳細。重量在500公斤以上的貨物可分為兩種服務方式,500-3000公斤的貨物票大、載重少;3噸以上的貨物,重型貨物專用運輸提供車輛運輸服務。
據業內人士分析,順豐將成立新的快遞公司,或將其快遞業務剝離,使其獨立發展。
事實上,順豐入局以來,在快遞領域已經有了布局。早在2015年,順豐就推出了重貨業務。2018年3月,順豐控股以17億元收購舊快遞企業信邦物流71%的股權,創立“順鑫捷達”新品牌經營快遞業務。近幾個月來,順豐在快遞領域頻頻“新招”。
順豐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順鑫捷達是一家基于網絡建設和商業運營的特許經營系統。順豐速遞是順豐集團的全資直達快遞企業,是與順豐速遞平行的物流業務子品牌。“兩者在市場定位上存在明顯差異。它們在產品方面是相輔相成的。它們在車站、線路等資源方面相互共享、相互補充。”
中國物流學會特約研究員楊大慶向《新快報》記者介紹說:“快遞市場的這輪競爭是道路運輸需求升級所致。一方面,消費電子商務的深度競爭逐漸滲透到家電、家具市場,帶來了從電子商務小件到大件的快遞配送需求。另一方面,在工業互聯網發展趨勢下,傳統的b2b物流市場更多地推出了小票、大票、重貨專線等個性化、標準化、集成化的服務,如次日、次日等,以及代收代付、簽收等增值服務,均為順豐等快遞公司提供商機。”
從目前的快遞行業來看,這一領域可謂戰火紛飛。首先進入者看到了這一舉動,然后進入者就趕上了。在這場戰爭中,“價格戰”不可避免。
資本實力是贏得價格戰的關鍵因素。有分析人士指出,與快遞業的競爭類似,在運量不足的快遞領域的競爭也需要用價格戰來“圍剿”市場份額。在此背景下,各大快遞公司試圖通過促銷活動突圍市場,提高自身的市場占有率。在這類具有代表性的企業中,包括白石、安能、一米滴達等品牌,從這些企業的促銷策略來看,大多是針對電子商務市場(即5kg-60kg產品)尋求突如其來的情況。
然而,低廉的價格也體現了企業的戰略部署。今年3月,白石集團副總裁、白石快遞總經理劉濤給出了白石快遞2019年的發展目標——艾聯電子商務。他表示,今后,白石快遞將加大針對電子商務增量市場的投入。白石集團董事長兼ceo周少寧也表示,快遞是一個比快遞更大的行業。未來2-3年,快遞市場格局將基本定型,電子商務大宗商品將成為零負荷布局的重點。